图册 视频
简介

乌兰同志纪念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乌兰纪念馆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命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建馆20年来,纪念馆先后被命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全国民族团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广大青少年陶冶情操、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

2016年12月,乌兰同志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录》。

发展

乌兰同志纪念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乌兰同志1906年12月23日出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塔布赛村蒙古族农民家庭,1988年12月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为中国各民族的革命和建设贡献出毕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光辉业绩。乌兰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991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决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呼和浩特市钢铁路植物园内修建成了“乌兰同志纪念馆”。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笔提写了《乌兰同志纪念馆》名。纪念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整个建筑包括主馆、纪念广场和塑像平台、纪念亭、牌楼门等4个单项工程。设计人员创造性地将传统的民族建筑款式和先进的现代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使这组建筑庄严肃穆,宏伟壮观。

乌兰纪念馆在土默特左旗旗委所在地察素旗镇,乌兰故居在他的出地塔布赛乡塔布赛村。全旗围绕着这两个景区,正在规划全旗红色旅游建设方案《草原圣火,红色摇篮》。乌兰纪念馆的前身是旗展览馆,去年底才更名为乌兰纪念馆。馆长兰勇介绍,这个馆是1987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总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现有两个大展厅和一个展厅。开馆以来,曾于1991年成功地举办了《乌兰同志光辉的一》展览,1996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由于近年来缺乏修缮,馆内设施严重老化,目前正在重新整修。

坐落在塔布赛村的乌兰故居是一所典型的土默特民居大院,占地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建筑活住房、书房、碾磨房、粮仓和厩等。院中央安放着乌兰同志半身铜像,周围种植着草坪和鲜花。

据乌兰的老乡亲、看馆人赵润年讲:“这个故居是1991年重新修缮并彻底恢复原貌的。原居所的大部分房屋1939年被日寇烧毁,仅留正房3间。”修复后的故居有正房10间,东西南房26间。正房除活用房,还布置了乌兰故居文物图片展,展出的珍贵文物和照片动地记录了他坚定地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光辉历程。

乌兰的祖上是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牧民。清初,土默川平原草肥水美,战争平息,宜于定居放牧。于是,乌兰祖上一家便定居在这里,靠辛勤的牧业劳动一代一代地积攒家业,过着比较宽裕的活。

1906年12月23日,乌兰就诞在这里,幼名庆春,学名云泽。整个幼年和少年时代,乌兰同祖父母、伯父母、堂兄、父母及姐姐居住在一起,全家人以半牧半农为。少年时期,他在伯父的启蒙下,开始读书识字,接受进步思想,走上革命路。

1923年,乌兰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内蒙古早期的共产党员之一。投身革命后的乌兰,大部分时期均以家乡土默川为基地,以故居为掩护,宣传主义真理,发动土默特革命运动。

乌兰纪念馆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乌兰公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群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茵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内涵,园林绿色为载体,互衬托的旅游胜地。

纪念馆展馆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和9个展室。整体陈列采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布展材料,以乌兰同志的平事迹为主体,同时又体现了内蒙古老一代领导群体的业绩。整个展览共展出文物160件、文献资料58件、照片305件,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

乌兰纪念馆包括主馆、纪念广场和塑像平台、碑亭、牌楼。纪念馆展览分为序厅及六个展室、两个展廊,展示了乌兰同志从少年投身革命到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全过程。序厅的正面为乌兰同志汉白玉坐像,背景为“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巨幅画。东西两壁为四组5.5米、宽3.5米的大型仿汉白玉浮雕,刻画了从“五?四”运动至今,在风云激荡的80多年中,中国人民尤其是内蒙古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贡献,成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陈列,共使用文物135件,历史照片286张,绘画9幅,文献126件。乌兰纪念馆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长

馆 长:张继

副馆长:云玉美

藏品

整个陈列,共使用文物135件,历史照片286张,绘画9幅,文献126件。

开放时间

9:00 ~17:0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路线

详细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

乌兰纪念馆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乌兰公园内 。于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公园总面积380亩,园内种植的灌木类、针叶类树种达300多种,花卉120多种。其中纪念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由主馆、纪念广场、塑像平台、升旗台、碑亭、牌楼6个部分组成。整体建筑群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技术融为一体,在松柏绿荫的环绕下,形成了以人文景观为内涵,园林绿色为载体,互衬托的旅游胜地。 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重点景区",200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进步教育基地"。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窗口,是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  纪念馆展览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整个陈列分为序厅及9个展室。  序厅:正面为高3米,面容慈祥、神态沉稳的乌兰汉白玉坐像,坐基为黑色大理石,正面写着"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概括了乌兰光辉的一,背景为红色大理石。东西两侧汉白玉墙壁和大理石地面上刻有蒙古民族吉祥图案。  整个展室内容共分为6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追求真理、投身革命》。介绍了乌兰少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在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在李大钊等共产党人的引导下,走上革命路,成为蒙古族早期共产党员的革命历程。  第二部分为《播洒火种、再展红旗》。展示了1929年6月,党派乌兰莫斯科回到反动势力猖獗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开展地下斗争。组建西蒙工委,积极开展恢复党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培养革命干部,使遭受严重挫折的革命力量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三部分为《团奋斗、坚持抗战》。展示了抗战爆发后,乌兰任蒙旗保安旅(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政治部代理主任、中共地下党委书记时,同友军战斗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在延安工作期间的历程。  第四部分为《实践自治、功垂千秋》。展示了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乌兰受党的委托从延安回到内蒙古地区开展自治运动。创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的光辉历程。  第部分为《团建设、振兴边疆》。展示了自治政成立后,乌兰主持内蒙古工作近二十年中,使内蒙古的农、林、牧业产稳步发展。建成了以包钢为首的工业体系,培养了大批各族干部和建设人才,建立科研机构,促进了自治区经济、科技、文化、医疗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六部分为《为国操劳、鞠躬尽瘁》。展示了乌兰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期间,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出卓越贡献;为发展同世界各地的友好关系做出重要贡献的光辉历程。  重新展出的陈列内容实事求是。突出重点、顾及一般,力求以重点感人,以一般铺垫。既以乌兰平事迹为主体,又体现内蒙古老一代领导群体的业绩;使乌兰的形象光辉丰满,又使一代革命者跃然画面。在布展时,采用了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和最先进的布展材料,使整个陈列既有翔实系统的平介绍,又有体现个性特点的重点灯厢图表宣传。共展出文物160件、文献资料58件、照片305张,内容与形式珠联璧合。  乌兰纪念馆以丰富的展览内容、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受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身份旅游爱好者的普遍关注。且在我区对交流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类型:
*标题:
请选择
  • 简介
  • 发展
  • 馆长
  • 藏品
  • 开放时间
  • 门票价格
  • 交通路线
  • 新增标题
*内容:
语音文件
文件要求:MP3
新手机号,需要先进行读者证/统一账号绑定才可登录哦~
完善信息,绑定手机号可以获得20积分哦~
亲~您确定要退出登录吗?
绑定成功

获得 20积分